尊龙人生就是博网址

股票代码:300891

现价:0.00

10.00%

最高价:0.00

最低价:0.00

中国氯化法钛白粉展望

时间:2013-02-21 点击:67

新闻来源:施征

钛白粉作为目前性能最好的白色颜料,已经成为国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化工原料,涂料、橡胶、塑料、造纸、印刷油墨、PVC、玻璃、陶瓷、电焊工条、医药等等各领域都不能缺少它的存在。而生产钛白粉只有两种工艺,即硫酸法和氯化法。后者因其生产过程环保和产品质量较高,是国际公认的、替代硫酸法的新一代先进技术。目前全球氯化法钛白粉与硫酸法钛白粉的产能比例大约为6:4。在欧美发达国家,氯化法的比例则更高,美国早在2006年就关闭了国内最后一家硫酸法钛白粉工厂。中国近年来也在大力推进钛白粉产业升级,氯化法钛白粉在2005年就列为《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的鼓励类项目。

 

技术难度

 

目前全球钛白粉产能530万t左右。201 1年,中国的钛白粉生产能力达到260万t,总产量达到1 80万t,双双超过美国,成为************大钛白粉生产国。然而令人尴尬的是,我国钛白粉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与国际同行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目前国内硫酸法工艺仍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2011年新增的近60万t钛白粉产能,全部是硫酸法工艺。

 

国内近70家钛白粉生产厂家中,除锦州钛业一家采用氯化法,其余全部都在使用硫酸法,氯化法产品的产量2万多吨,占产量不足2%的份额。11年全国共进口钛白粉近21万t,主要应用于下游高端市场。

 

说来说去,技术一直是中国发展氯化法钛白粉工业的障碍。氯化法生产工艺涉及化工、冶金、材料、机械、控制、流体等多学科专业,其门槛高、投资大,而且技术水平、工艺流程和硫酸法相差悬殊,对生产技术、专用材料和设备的要求都非常苛刻。20世纪70年代,自家曾下决心进行氯化法技术的攻关,但一直未能突破。后来就倾向于引进技术,于是就有了锦州钛业氯化法技术的引入,当时走的是通过技术咨询公司引进的途径。

 

孤军奋战的锦钛

 

锦州钛业的前身是锦州铁合金集团公司,1986年获国家计委批准立项建设氯化法钛白粉生产线。随后开始与国外联系,寻求技术来源。当时全球成熟掌握钛白氯化法工艺技术的不外乎杜邦、沙特科斯特( CristalGlobal)、亨斯曼(Huntsman)和德国康诺斯(Kronos)几家,但这些国际著名的氯化法钛白粉工艺技术仅限于自己生产使用,一般不予转让,也不在中国合资合作建厂。

 

经过反复论证和有关部门批准,锦州铁合金集团公司决定通过技术咨询和联合设计方式引进技术。于是通过美国巴伦国际咨询公司(BIC)引进了相关技术和十余家美国公司的500多台设备。由于引进技术不完整,工艺未完全掌握,一直不能实现连续生产。1994年,这套氯化法钛白生产装置建成。由于该项目技术的复杂性,加之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引进不完全,致使该套装置试车过程困难重重。1995年底,试车费用累计近3亿元,加上项目启动资金,光贷款利息就相当于每天砸进一辆十多万的桑塔纳。20多年间,锦州市、辽宁省和几任化工部部长均关注吏持。1997年10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亲自率队现场考察。经过千辛万苦一步步摸索和国产化配套,破解工艺难关,逐渐实现装置联动连续运行。

 

经过多年的技术摸索和攻关,生产工艺难题逐个被破解,锦州钛业终于在2001年研制成功我国首套万吨级氯化法钛白粉核心装置——氧化反应器,解决了关键技术难题。经过近20年的努力,才逐步实现了装置的建成投产、达产和连续运行。2004年才首次实现达产和达效,2009年扩产至3万t.全部核心装置实现围产化,建成了1 5万t产能的第条生产线。

 

表面锦州钛业取得的成绩似乎标志已经掌握了成熟的氯化法钛白粉技术,但事实上并不乐观。业内专家表示.从3万t向上扩规模不是简单的扩产,还需要大量的技术攻关和突破。

 

锦州钛业目前正在新建的3万t生产线就遇到了难题,最终还是采取和美国波富门斯公合作的方式。然而,锦州钛业与杜邦相比,氯化法钛粉的生产成本比杜邦高出几千元。由于国内基础工业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而且采用技术咨询方式引进对技术掌握程度低,目前国产氯化法装置同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依然存在很大不足。比如,国产氧化反应器运行周期只有3周以上,但与国外氧化反应器长达六运行周期相比,差了几乎一倍的时间。由于设备不如西方国家,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与国外差距电不小,要体现在钛白粉的粒度和晶型控制上,表现出白度、消色力、遮盖力、耐候等指标有一定差距。在关键设备的制造上,围内制造质量尚不能进口设备相比。此种种,导致锦钛的单体设备产能上与国外尚有差距。

 

群雄逐鹿呼?

 

随着锦州钛业氯化法钛白粉生产工艺的成熟,内一些企业也开始或准备上马氯化法项目另外一些企业,则准备学习锦钛,从西方发达国家引进整套技术,希望一步到何。但由于掌握氯化法核心技术的巨头们不转让技术,国内企只能通过技术咨询公司获取技术,而选择的技术咨询公又多数是美国公司。

 

国内氯化法钛白粉在建项月有5个,其中锦州钛业3万t、攀钢钛业10/t、云南新立6万t、河南茂钛业6万t、河南万基10万t,总产能为35万t。进可研阶段的氯化法钛白粉项日有河南佰利联6万t等。其中锦州业、攀钢钛业、河南何利联都从美围波富门斯公司引进技术,河南万基从美国P&D公司引进只有云南新立从德国钛康公引进。

 

需要注意的是,2 0纪80年代中期,当锦州钛业公司采用向国外公司技术咨询、内供应设备的方式,从美国引进氯化法钛白生产技术,建设我国第套1.5/年氯化法钛生产装置的时候,之所以选择采用技术咨询方式引进而不采用全技术装备引进,要原因就是其中最关键的氧化技术装备是杜邦的“独门绝技”,对方不予转让。

 

所以目前几家钛粉集团试图通过技术咨询方式引进国外技术建设大型氯化法钛白粉装置具有诸多挑战。氯化法钛白粉长期被少数几家生产商垄断封锁,国内对氯化法钛粉工艺、设备、材料、产操作都比较生疏,项同建设过程遇到的难和问题多种多样,技术咨询公司技术与生产商的成熟技术相比,需要花费更多昀时问来解决这些题,因此目前项目的推进都比较慢。云南新立是国内第一个规模的氯化法钛白粉项日,建了将近5年的时间,一直进展缓慢,至今没能投产就非常能说明问题了。


返回列表
wechat
020-31238878(总线)
Sitemap